首页

妆主女王 套路

时间:2025-05-29 13:51:47 作者: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基站助力云南保山机场智能化转型 浏览量:37224

  中新网保山5月28日电(陆希成 倪婷 杜忠恒)28日,记者走进云南保山云瑞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跑道车辆的实时位置、空域鸟类活动路径等数据正在动态更新。作为全球首个应用5G-A通感一体技术的机场,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航空港正在探索从传统人工管理向智能化运营的转型之路。

  保山云瑞机场地处保山市隆阳区南郊,始建于1929年,曾是抗战时期飞虎队驼峰航线的重要起降场。1958年复航后,成为全国首个地州级民用航空站。2021年,正式启用新航站楼,设计年吞吐量180万人次。

  “传统的机场安全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雷达探测,存在盲区多、效率低等问题。”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山机场航务部主任辉智鹏介绍,特别是对于低空无人机、鸟类等目标的监测,以往只能“靠眼看、拿望远镜观察”,难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控。

  转变发生在2024年3月。保山云瑞机场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下称“云南移动”)合作,建成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基站系统。目前已完成7个5G-A基站开通,并上线中移凌云低空监测平台,开展无人机飞行轨迹识别测试100余次,捕获鸟类飞行活动35次,飞行区车辆行驶轨迹识别测试50次,飞行区行人轨迹识别测试50余次。

图为5G-A通感一体化平台。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山机场 供图

  该系统以5G-A通感一体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通信、感知与算力功能,构建全天候、多维度的主动安全监测体系。云南移动保山分公司DICT客户经理李金洲介绍,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可实时追踪低空无人机、飞鸟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地面人员与车辆动态,并借助AI算法预测无人机碰撞风险,为应急处置争取关键时间窗口。

  针对传统有线监控盲区,系统创新部署5G RedCap轻量化摄像头,解决光纤布设难题。同时通过多载波聚合与FTTR(光纤到房间)技术优化旅客网络体验,实现安全防护与服务质量双重提升。

  选择保山云瑞机场作为全球首个试点具有典型意义。“云瑞机场地形平整、跑道构型相对简单,有利于技术验证和优化。”辉智鹏表示,此外,作为典型的中小型支线机场,这里积累的经验也更容易向全国同类机场推广。

  自系统启用以来,机场低空检测准确率达95%,实现7×24小时低空、地面监测,有效降低航空运行风险。

  “这套系统更大的价值在于将原本分散的、被动的安全防范转变为系统化、主动式的智能管理。”辉智鹏介绍,目前系统主要提供咨询信息而非决策信息,即向管理人员提示潜在风险,由人工进行研判和处置。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将逐步引入无人机自动驱鸟、智能巡检等应用,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营效率。

  李金洲表示,5G-A通感一体技术在民航领域的首次应用,不仅为保山云瑞机场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更为中国中小机场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更多机场推广,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媒:以色列与黎真主党停火协议生效

“几年前,这片土地还是沙土肆虐、寸草不生。”玛曲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马春林14日接受记者采访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玛曲草原出现不同程度沙化退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在湿地智慧中心,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分析平台让人大开眼界,该平台于2022年11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运用GIS信息、云计算、AI识别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专网传输等高科技手段,与湿地各个角落安装的共计30多个高清鹰眼探头相连,能够实现生态监测、综合预警等功能。其中,AI鸟脸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通过比对,对鸟进行统计和识别,该系统不仅让观测的范围更广,效率更高,也让候鸟的研究和保护更加科学。(吴晟炜 周密 俞建伟 姚祥锋)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他说,他也有亲人朋友已经不在了,他也思念他们,也希望跟他们能相伴更多时间,但事实是机器没有灵魂(The reality is machines don't have souls),他说,作为人类,有其特别之处。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当文物撞脸表情包,这也太有“喜感”了吧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广东结束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据了解,该会议由香港青年科学院(YASHK)、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有限公司、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及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联合举办。除当日举行的首场分会议,青年科学家峰会还将在今年的5月和7月举办另外两场分会议,探讨不同的科创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